橡皮网首页 400-0711-222 帮助中心 校长控制台
位置: 首页 专题列表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突破

高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专题突破

二轮复习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突破

本专题是针对二轮复习的专项训练,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点的应用,提升学科素养。

高中 · 历史 二轮复习 4卷 309次 2025-01-13 收藏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突破

专题二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突破

专题三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突破

专题四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演变与传承——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突破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突破

  • 全国
  • 2025-01-11
  • 高三
  • 95次
  • 14题
2024春·高二·黑龙江哈尔滨·开学考试校考
西周时期,“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国人)于王门。”《周礼·小司寇》云:“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这反映出当时(   )
A.原始民主传统得到一定保留
B.君主专制体制受到一定制约
C.宗法分封制已开始趋于瓦解
D.政权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2024届·河南安阳·一模
据《左传·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记载,鲁氏小宗季寤、公鉏极不得志于季氏;而叔孙氏小宗叔孙辄无宠于叔孙氏。都投靠阳虎(是鲁国公卿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欲去三桓,以季寤更季氏,以叔孙辄更叔孙氏,已更孟氏”。此类事件的发展( )
A.利于强化贵族政治等级秩序
B.缓和了贵族统治集团的矛盾
C.颠覆了西周创制的礼俗文化
D.加速了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
2024春·高二·河北承德·开学考试联考
徐喜辰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指出:春秋时期,卿大夫家内盛行着家臣制,春秋末期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一种官吏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这种家臣制(   )
A.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                B.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有利于维护周王室统治
2024秋·高二·河北唐山·期中校考
六部九卿是古代中国中央行政机构。秦汉时,“九卿”所管理的事务中很多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家事,近似皇帝的近臣,而隋唐以降,“六部”取代了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成为专门管理国家事务的核心部门。这反映出( )
A.中央行政制度得到发展                 B.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C.君主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D.文官政治得到强化
2025春·高二·云南曲靖·月考校考
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即通晓经学。西汉时,不少人以明经为高官,如孔安国、贡禹等均以明经举为博士,韦贤、韦玄成父子以明经人仁先后官至丞相。这说明,汉代(   )
A.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
B.察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
C.儒学对人才选拔的影响显著
D.思想活跃有助于官员选拔
单选题中等:0.52024-12-2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核制度

13次使用纠错收藏12925560
2023秋·高二·吉林白山·期末
天监四年,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同年,梁武帝决定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就可以入仕。南朝选官制度的调整( )
A.使选官的标准发生根本性改变
B.体现出贵族政治的特色
C.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改变了入仕考试的内容
单选题中等:0.52025-01-09

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体制

10次使用纠错收藏13645370
2025秋·高三·四川雅安·月考
《隋书·刘炫传》记载:“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材料反映出隋代( )
A.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B.监察制度极为严格
C.官员执政能力增强                   D.科举制度趋于完善
2024春·高二·黑龙江哈尔滨·开学考试校考
唐初,科举考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诏令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中举及第的士人还要参加由吏部主持的以身、言、书、判为内容的铨选考核,铨选合格后才有资格被授官。这一变化表明,唐玄宗前期( )
A.中枢权力机构的相互制衡
B.士人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
C.君主专制制度正发生变化
D.官员的行政能力受到重视
2024届·湖南娄底·三模
宋初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司分既异、各自为政;元朝的行省实行一署多员(一署指行省督政区的官署只有一个,多员指一个行省官署由丞相、平章等六七位官员组成)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这一变化( )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保障了国家政令畅通
C.客观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D.埋下社会危机的隐患
2024春·高一·江西赣州·月考校考
从宋明开始,科举制度的“糊名易书”法流行,清廷将其发扬光大。考生试卷统一交给弥封官,弥封官封起考生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交与誊录生。誊录生将卷面答题内容如实誊写一遍,原始试卷存档,誊写卷交由阅卷官评卷。“糊名易书”法的实施( )
A.意在抑制门阀士族干扰科举取士
B.确保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
C.阻碍了社会各阶层间的人员流动
D.进一步推进了科举制度的建设
2024秋·高二·广东深圳·期末
秦代,御史大夫的地位就是副丞相,位至三公。唐朝时,“凡丞相有阙,则御史大夫以次序迁”。宋代监察御史自“宰相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当劾,皆得纠正”。明代的御史巡按地方时,各省的“布政以下,皆以作揖为名,日候于御史之门”。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
A.监察效能的发挥受制于皇权
B.重视树立监察官员的权威
C.监察官员的考核逐渐制度化
D.监察权与行政权相互分离
2024秋·高二·广东东莞·月考联考
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据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朝代
分等标准
“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
“户口多少”“资地美恶”
缴纳钱粮的数额
冲(交通要冲 ) 、繁 ( 政务繁杂)、疲(赋税拖欠)、难(命盗案多)“四项兼者为最要”,派能力强的官员管理
A.历代都城及边疆地区的县等级最高
B.县的等级高低由缴纳赋税多少决定
C.县级官员选拔和考核标准日益严格
D.中央政府对县的行政管理逐渐细化
材料题中等:0.52024-12-27

察举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7次使用纠错收藏13598377
2024秋·高三·陕西渭南·月考校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代社会主要靠宗法式贵族政治来维系。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士人与贵族争权的局面。经过秦并六国及楚汉争雄两大战争后,士人亦因西汉大一统而失去依存的条件。汉武帝时正式确立察举之法,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经由州郡察举,再经“管理策试高第”即可入仕。一批生活在下层,深知百姓疾苦,了解下层社会艰辛的、能直言极谏的有识之士,被举荐到统治集团中以后,或多或少地改善了统治集团的人员结构。中国士人政治,自西汉发其端,至东汉进一步完善,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制度上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赖华明《汉代察举制概论》
材料二   无论是在春秋之前的世袭等级制社会还是在春秋之后的选举等级制社会,也无论是在前两者之间过渡的战国游士时代还是激烈动荡的二十世纪,中国社会都未摆脱“突出政治”和“官本位”的格局,但是,官员或统治精英的来源和标准却有着根本的差异 ……
——摘编自《古代选举所带来的社会变动:统治阶层成分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察举制的选才程序,并就此说明察举制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官员或统治精英的来源和标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隋唐以后的科举选官制度。
材料题中等:0.52024-12-30

中央集权制度, 汉承秦制, 明清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

9次使用纠错收藏13607581
2024届·湖南·模拟考试联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初沿元制,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及其系列属官,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但由于丞相之上无皇太子令衔的中书令,下又无参议之文臣,故相权比元时更为膨大。洪武十三年太祖朱元璋以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将中书省的政务分别归到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但是,“政皆独断”以致于皇帝也得“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于是,设四辅官——选年老者儒担任,以“协赞政事”“讲论治道”,但这些者儒无法胜任,相继致仕。洪武十五年又仿宋制置华盖殿、文渊阁等诸大学士“待左右、备顾问”。明成祖即位后,选用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使内阁渐成常设机构,拟办章奏文书、与皇帝共商“机密”,但没有属官,各部门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明仁宗把阁臣从五品提为三品,再升为从一品,甚至可以官拜尚书。宣宗时内阁有了票拟权,可以权压六部,并且从不置官属变为下辖语敕房、制敕房。内阁体制逐步完备,首辅也成了实际上的丞相。明世宗以后,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首辅严嵩“逐赫然为真宰相,压制不御矣”。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前中期中枢决策机制的演变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秦汉到宋元·中枢机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鼠标点击打开试题篮不再提示



展开
0道题
  • 试题篮里空空的赶紧加入试题吧!
提示:office 2016 以上版本,请下载MathType,以保证公式显示完整